”李林甫脸上带着浓如蜜的笑容,亲热地揽住张九龄的肩膀,眼神深黑,“我不怕别的,只怕今夜的寒风冷雨伤了丞相。”
“风雨欲来,我何惧之?”张九龄淡淡一笑,像掸去衣襟的灰尘一样,将李林甫搭在他肩上的手轻轻掸开。
他不再看李林甫,只任由雨风吹动他的衣襟,腰身挺得笔直,负手的背影里有岿然不动的山川。
终于,殿门打开了,太监神色恭敬地让路:“陛下有旨,两位丞相请进。”
殿外雷雨交加,恢宏的大殿偶尔被闪电的光照得雪亮。张九龄走在前面,李林甫紧随其后。
天子的目光落到一身雨水的张九龄身上,疲倦地摆了摆手:“朕不想你们在殿外等一整宿,让朕落下苛待朝臣的罪名,你们回去吧,朕今日什么也不想听。”
“陛下不想听,但臣不得不说。人命关天,请恕臣僭越之罪。”张九龄神色不变。
“那三个逆子行刺你,证据确凿,朕怎么能不办他们?”李隆基终于暴怒地站起来。一道惊雷滚过,太监与宫女们都瑟瑟发抖地跪在地上,李林甫也伏跪下来。
“他们如此忤逆,实为天下所不容!他们今日敢行刺你,他日就敢拿兵刃对着朕!”天子的震怒,比殿外的雷霆更冷酷,“任何人再为那几个逆子说情,朕一起治罪!”
张九龄仍然站在原地,单薄的脊背挺直,如同狂风暴雨也无法撼动的磐石,惊涛骇浪也无法折断的桅杆。
他淡而肯定地说:“臣不是来和陛下说情的。”
李隆基双手发抖,怒气冲冲地瞪着他:“不是说情?”
“臣是来和陛下说理的。”张九龄坦然迎着天子的目光,“太子废立,乃是国本大事,陛下岂能凭一时之怒而废黜储君?社稷与百姓,都在陛下手中,不可任性而为之。
“太子仁孝,鄂王和光王聪颖慧敏,三位皇子平日都没有犯过大错,如何会突然行刺臣?金吾卫掌握的证据太过明显,明显得就像有人刻意为之。”
帝王眉头一跳,像是突兀地被跳动的烛火烫到。
“臣的确曾经批评过太子玩物丧志,若是太子对臣有微词,并不奇怪。但太子命人行刺臣,却委实有些奇怪——就算臣死了,太子未必就能有所获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