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梳理出关键的线索。
——到底是谁来传信,能让太子深信不疑?
太子的喉咙动了动,似乎在迟疑该不该说出那个名字,终究还是说出了口:“是杜御使。”
一道惊雷滚过,血色顿时从张九龄的脸颊上尽数褪去。
他蓦然抬起头来,看到了一个他绝对想不到的身影。
失踪多日的杜清昼。
新科状元郎、御史台御史杜清昼,站在昏暗的雨夜里,站在全副武装的叛军之中。
太子浑然不觉张九龄的不对劲,急切地继续说:“杜御使与我一向投机,我待他如知己良朋,他来传信,我自然深信不疑。”
眼神相交,张九龄的眸子里都是惊痛,杜清昼的脸色也刹时惨白,他是个聪明的少年,立刻明白,自己犯下了不可饶恕的错误。
这些天,他假意结交亲近寿王李瑁的右神策军将领秦随,昨日酒过三巡时,秦随醉得不省人事,身上掉出了一封书信。
看到那封书信,少年以为自己发现了一个惊天的秘密,以为自己不着痕迹地周旋在那些人中间,取得了他们的信任。他可以做出一件大事,让老师看一看,他并不比裴昀差。
杜清昼勉强昂起下颌,努力想要维持最后的镇定和尊严,声音却在发抖:“老师,是我传的消息。”
雨落如麻,电闪雷鸣。
这一刻,张九龄终于明白,这是一个局,一个为他而设的局。
八
雨还在下,宫中的混乱却停了下来。
叛军束手就擒,浑身湿透狼狈的太子被侍卫的刀刃架着,绑到天子面前,跌跌撞撞地哭喊:“父皇——!”
李隆基脸色铁青,勃然大怒抽出腰畔的佩剑:“逆子!”
“我……我是被人陷害的!”太子跪下来颤声求饶,却见李隆基手中的陨铁剑猛地朝他刺了下来!
“啊!”太子一声惨叫,却没有预想中的鲜血飞溅——张九龄跪了下来,死死握住李隆基手中的剑:“太子束手就擒,前来负荆请罪,今夜兴兵之事还有隐情!请陛下听臣一言。”
“隐情?”帝王脸色阴沉得可怕,再转头看张九龄的目光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