觉案上砚台一震——宿墨翻涌如沸,墨汁溅起,竟在宣纸上绽开一朵墨莲。
悬于笔山的一支进士狼毫“铮——”地一声立起,笔锋如剑,直指考袋,锋芒毕露!
他眉头微挑,缓缓解开束绳。
太守薛崇虎与四位副考官早已按捺不住,纷纷围拢过来。
紫光流溢,满室生辉。
考卷上,墨迹如龙蛇游走,紫气缭绕,赫然是一首——
【《望庐山瀑布》
日照香炉生紫烟,
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此诗,紫气冲霄,满堂皆惊!
五位考官凝视诗卷,久久无言。
紫气缭绕间,众人神色恍惚,似醉非醉。
那字字珠玑,句句天成,竟让他们这些举人、进士,饱读诗书之人,连一句评语都不敢妄下。
此诗,已经超过了他们众人一生所创作的诗词水平。
江州府的文庙钟声,已然为这首诗作了最公正的评判——诗成即达府!
“看来这笔,比我们还要心急。”
周院君抚须而笑,手中朱砂狼毫似有灵性,在紫光映照下微微颤动。他蘸饱朱砂,挥毫落笔:
【达府之诗,甲等第一,江州府秀才案首!】
朱砂如血,力透纸背。
“此诗,传遍江南道之日,必定阙升[鸣州]!”
四位副考官相视颔首,眼中尽是心悦诚服之色。
这般锦绣文章,莫说江州一府,便是放眼整个大周圣朝文坛,也当得起一声“绝唱”。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