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意,有点不开心。
见她双目晶亮的看着自己,眼里只有自己一个人,就又笑了。
只要两心如一,怕什么马超甘宁。
张辽、赵云、孔明、孙策、周瑜等更不用担心,都不在眼前,也不在神悦心里。
神悦心里只有他吕奉先。
这一点,他很笃定。
有时候他也会想,神悦钟情于他,是因为他很有用。
如果他庸碌平凡,无甚大用处,她可能不会多看他一眼。
但那又怎样?
事实是他不平凡也不庸碌,天生就是神悦的良缘。
第340章我想要有一个稳定、富饶的益州
设置益州将军之事,张祯也跟张鲁说了。
张鲁怔了半晌,郑重施礼,“多谢贤妹,多谢大将军!”
竟然让他当益州将军,这,完全不在他预料中。
神悦似乎真把他当成亲兄弟。
他也不由得动了几分真情。
张祯微笑,“贤兄不用客气。我举荐贤兄,也不是因为你我同族,而是贤兄有此才德。”
张鲁叹道,“贤妹不用解释,愚兄都懂!”
大才大德之辈多矣,他有自知之明。
能有此机遇,全因去年做出了正确的决定。
顿了顿,问道,“贤妹希望我如何行事?”
张祯也直截了当,“我想要有一个稳定、富饶的益州。”
张鲁长揖,“我定尽心竭力,不负神悦所托!”
但有个问题他不能不提。
“神悦,此前你说,要让我追随曹操传道。可我若去了,这益州将军......”
相较而言,他还是更愿意留在益州。
倒不是怕去西北劳累,主要是觉得蛮夷不配。
张祯笑道,“贤兄又不是只有自己一个人,兄弟、亲信尽可重用。”
吕布也担心张鲁身兼数职,忙不过来。
可这正是她选张鲁为益州将军的原因之一。
刘焉在益州经营多年,优容豪强、安抚士庶,蔡邕称之为“抚宁有方”,名望极高。
因此为了平稳过渡,益州知州必须出自他家。
而跟刘焉诸子接触下来,她发现这几位大兄弟资质很平庸。
以继承人刘范为例,有基本的为政素质,个人修养不错,能做实事,对百姓也有关爱之心。
如果生于盛世,能当个及格线以上的地方官。
但在豪强遍地的东汉末年,他就未免不够看。
丢出去会被豪强们活撕了。
这样的情况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