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胡濙脸上的笑容逐渐消失,随即,他对着于谦离开的背影深深鞠了一躬…
第二日,朱祁镇便看到了胡濙的奏疏,他在奏疏中深刻检讨了自己为官这么多年的过失,并向皇帝保证坚决拥护皇帝对士绅的政策,表示礼部要率先垂范,自查自省,做大明朝最忠心的礼部。
朱祁镇看完奏疏,只是摇头笑了笑,并在奏疏上写了一个字,就将奏疏放到了暗格里。
最后一道考题,朱祁镇倒是没有在为难这些读书人,出晾他们熟悉的题目:何为富国强民。
这道题对于这些平时就喜欢引经据典夸夸其谈的举子们来简直就是送分题,大部分人都是第一上午就完成了考卷,洋洋洒洒几千字对他们来太容易了。
但是有些举子通过这道题却看出了皇帝的深层用意,皇帝这是意在通过此题广揽人才,为新政的全面铺开做准备啊。
周旋看完考题后,心中波澜起伏,听闻皇帝曾做诗一首,“我劝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太切合这道题了,他稳了稳心神,手中毛笔蘸满墨汁写到:“故治国者,其抟力也,以富国强兵也。古之圣贤不凡几多,秦之商鞅,强秦数代,然秦法严苛,后世之君只知遵守,却不懂法随世变,世随人变之理,故有秦皇统六国而二世而亡,殊为叹矣;汉之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强行推恩,裁抑相权,改革币制,行盐铁官营、均输平准,……唐之太宗重用贤臣,远人,然独留世家大族之患…后武皇篡唐,虽重用张、狄、姚等贤臣…宋立以来,亦重农桑,兴商利之便,然恐武如大淡…此皆不足道哉。
臣窃以为强国首在强民,强民首在强心,强心首在教化,……陛下雄才大略,高瞻远瞩,心系百姓,此我等之福也…强兵,意为国有强悍之兵,创新利器,强其筋骨,威压海内,四夷宾服,内亦重农兴商,使百姓安居乐业,老有所依,幼有所养,病有所医,灾有所赈,商业兴达,方有国财用之四方……臣不才,愿以此身,报效吾皇,不避生死,不惧权贵,为我大明万世基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洋洋洒洒万字,周旋写的热血沸腾,仿佛自己已经置身于滚滚改革洪流之汁…
为期九的春闱落下帷幕,有的感觉自己已经扑街的举子当便收拾了行装,准备回乡继续苦读,为三年后的大考做准备。
更多的考生仍然继续留在客栈中,等着放榜,万一自己高中了呢。
春闱结束了,朱祁镇任命马瑜为阅卷总监,总理阅卷事宜。
因为要在十内将两千多份试卷评阅完,数十位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