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狼毫饱蘸浓墨,笔锋如剑,破题句如春雷破土,轰然落于纸上:
“吾闻圣王法天象地,以农桑立教化之本。蜾蠃衔螟蛉,犹君子负黎庶;七日成其子,譬王道养万民……”
笔走龙蛇间,经义之旨,豁然开朗!
甲字六号考舍。
赵子禄独坐案前,指尖轻叩砚台,眼中寒芒如刃。
窗外日影斜照,映得他半边脸晦暗不明,心头似有暗流涌动。
忽地——
他提笔蘸墨,狼毫在宣纸上划出凌厉弧度,墨迹森然如刀刻:
“螟蛉者,寒门之士也;
蜾蠃者,世族之门阀也!”
笔走龙蛇间,他嘴角噙着一丝冷笑,腕底力道愈发狠绝:
“蜾蠃养螟蛉,犹若门阀豢养寒士——
此非恩养,实乃养虎贻患!”
墨汁飞溅,字字如刃。
他的府试首场评判已是稀烂,在众童生中垫底,想要秀才案首早已毫无希望。
既如此——
不如撕破这层温良恭俭的假面,放开手脚来讥讽一番,只求让心中痛快!
笔锋过处,纸面几欲撕裂。
这般狂言若被考官所见,定然又判个最差等。
但他已不在乎了——现在不已经是酌情秀才了了!
江行舟凝神静思,墨池微澜。
笔锋悬于纸上三寸,一滴浓墨将落未落。
所谓经义,考的是圣典的本义,对大儒注释的理解。
他深吸一口气,提笔力透纸背:
【四、经义。
题目:《诗经·小雅·小宛》云:“螟蛉有子,蜾蠃负之。”,微言大义。】
【答:
《诗经·小雅·小宛》云:“螟蛉有子,蜾蠃负之。”。圣人立言,微言大义。
此句虽言虫豸之事,实则暗喻人圣妖蛮之辨,不可不察。
《左传·成公四年》曰:“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资治通鉴》亦言:“蛮妖,禽兽也,畏威而不怀德。”】
江行舟笔锋一顿,墨色愈沉。
【观此二经,可知异类不可轻信。
《春秋》有言:“戎狄豺狼,不可厌也。”妖族虽或化形为人,然其本性难改,终为祸患。《尚书·尧典》云:“蛮夷猾夏,寇贼奸宄。”上古圣王,早已明辨华夷。】
忽而笔势一转,如刀劈斧斫:
【今妖族潜藏人间,或假逆种文人之名,或施小惠之术,实则包藏祸心,欲乱圣朝纲常。此非臆测,实乃史鉴。
《国语》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9页